不知從2019年何時起,在拜訪銀行的過程中,大家經常會提及農商行存在的痛點是什么,再聚焦點就是大家都在想有什么好的辦法,去解決獲得客戶的問題。
文 / 談力滔
市場里也出現了類似“導流獲客、渠道獲客、場景獲客”等等的做法。不少農商行也都進行的嘗試和實踐,但目前看來此事并非一蹴而就。在早些時候,也有這樣一個思路,解決零售信貸業務中:產品、風控的問題,就能解決獲客的問題,實則現實并非如此,產品標準化,風控智能化,整體獲客效率確實提高了一些,但并沒有讓獲客發生質的升級。我們不妨回過頭來,看看獲客都有哪些方式:
目前常見或主流的獲客方式有以下五種:
自主營銷獲客
客戶經理自主營銷行為,例如掃街、陌拜;
線上獲客
建立線上客戶申請的入口,實現線上申貸;
客戶轉介紹獲客
以二維碼線上營銷為基礎,搭建客戶轉介紹線上平臺;
數據驅動獲客
以行內存量客戶和市場潛在客戶為目標,結合行內數據與政府、互聯網數據,進行用戶畫像甄別與預授信額度測算;
場景獲客
建立以場景為渠道的獲客模式,在場景中宣傳或嵌套用信入口,做到客戶隨需隨用,高即時性,高便捷的用信體驗。
最后附上各獲客模式的產能對比圖
期待下次和大家聊聊智能零售信貸的產品模塊,未完待續...